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一次性使用眼科手术用刀等产品分类界定的通知

时间:2024-06-17 23:19:52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256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一次性使用眼科手术用刀等产品分类界定的通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关于一次性使用眼科手术用刀等产品分类界定的通知


国食药监械[2005]60号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

  近期,我局陆续收到一些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企业对部分产品如何进行分类界定的请示。为适应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工作的需要,现将一次性使用眼科手术用刀等21种产品的分类界定通知如下:

  一、一次性使用眼科手术用刀:作为II类医疗器械管理。

  二、一次性使用眼科手术用镊/钩:侵入组织,作为II类医疗器械管理。

  三、一次性使用眼科手术用开睑器:作为I类医疗器械管理。

  四、一次性使用眼科手术用操纵器:作为I类医疗器械管理。

  五、一次性使用泪点扩张器及泪道探针:作为I类医疗器械管理。

  六、眼罩:放置在角膜上或角膜瓣与角膜基质之间,避免损伤视网膜及保护角膜瓣,作为II类医疗器械管理。

  七、器械手柄:在白内障手术中与灌注器械相连,作为I类医疗器械管理。

  八、滑片:白内障手术中经切口放置在角膜与虹膜之间,起到保护虹膜并辅助人工晶体植入的作用,作为II类医疗器械管理。

  九、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系用图像、言语信号刺激、磁共振成像技术对人体生理过程研究,作为II类医疗器械管理。

  十、微波热疗仪硅胶治疗导管:用于热疗仪实现人体腔内治疗,作为II类医疗器械管理。

  十一、激光洗眉机:用于治疗色素性皮肤病变和混合色料形成的外源性色素沉着,可能会对人体的生理功能造成潜在的影响或损伤,符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有关医疗器械定义中对生理过程替代、调节的预期目的,作为II类医疗器械管理。

  十二、医用多环套扎器:用于消化道、食道静脉曲张的蚓状血管的结扎,套扎用的橡皮筋部分与消化道粘膜接触,且在非无菌环境中使用,作为II类医疗器械管理。

  十三、激光针刀:用于治疗各种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外伤后遗症、股骨头坏死、骨性关节病、痛风以及由此引起的关节强直畸形、驼背,各种因软组织造成的粘连、挛缩、结疤而引起疼痛,各种腱鞘炎、肌肉筋膜炎、滑囊炎、增生性关节炎,各种颈椎病、腰椎病等,作为II类医疗器械管理。

  十四、病人降温系统:用于降低病人体温,可对某些神经系统损伤的病人提供保护作用,并可限制对人体有害的代谢反应,作为II类医疗器械管理。

  十五、美容义眼片:用于眼球失明后弥补眼部外观缺陷的美容装饰,不作为医疗器械管理。

  十六、全自动尿液显微镜分析仪用鞘液(尿液标本悬浮缓冲液):使尿液中的各有形成份的粒子悬浮并单层流过流式池,不与尿液标本发生任何生物及化学反应,不作为医疗器械管理。

  十七、标记垫:用于角膜标记器上,以帮助确定屈光手术中角膜瓣的位置,不直接接触角膜,不作为医疗器械管理。

  十八、封管热合器:用于血袋封口,不作为医疗器械管理。

  十九、器械清洁巾:用于清洁精密手术器械,不作为医疗器械管理。

  二十、唐氏综合症数据处理软件:用于对孕早期及孕中期测量的孕妇血清生化指标及孕妇年龄、孕周和体重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用以评估胎儿患唐氏综合症、爱德华综合症和神经管缺陷的概率值,以供医生参考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产前诊断,作为II类医疗器械管理。

  二十一、服药杯:用于临时性分药、装药的杯子,不作为医疗器械管理。

  上述凡界定为医疗器械的产品,从2005年9月1日起执行调整后的类别。从发文之日起,有关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受理该类产品的注册申请。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五年二月四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全国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评估专家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全国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评估专家的通知

教体艺厅函[2005]2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中国大学生体协各单项分会、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评估工作的通知》(教体艺函[2005]5号)的精神,我部研究决定建立全国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评估专家库,由专家库中选调专家成立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评估专家委员会,根据全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总体规划和评估方案,对申报高水平运动队的学校进行综合评估。现将推荐全国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评估专家的事宜通知如下:

  请根据专家遴选条件(见附件一),各地从已经开展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102所高等学校每校推荐1至2名专家,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各单项体育分会各推荐1至2名专家,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运动项目各推荐1至2名专家。

  请认真填写《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评估专家推荐表》(见附件二),推荐学校签署推荐意见并加盖学校公章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公章,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单项体育分会签署意见并加盖主席单位学校公章、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于2005年10月1日前报我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

  附件:1.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评估专家基本条件(略)

     2.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评估专家推荐表(略)

二○○五年八月十五日

泰安市小型水库管理实施办法

山东省泰安市人民政府


政府令【第161号】泰安市小型水库管理实施办法



《泰安市小型水库管理实施办法》已经市政府批准,现予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市长
2012年12月4日


泰安市小型水库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小型水库管理,充分发挥小型水库的功能和效益,保障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山东省小型水库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小型水库的建设管理、防汛、工程维护、开发利用和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小型水库,是指总库容为10万立方米以上不足1000万立方米的水库。
第三条 市、县(市、区)政府应当将小型水库纳入公益事业管理体制范畴,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
第四条 市、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小型水库的监督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小型水库的有关管理工作。
第五条 根据小型水库资产管理体制,小型水库管理由县(市、区)政府或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负总责,具体水库管护单位由县(市、区)政府或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确定,报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泰山景区、泰安高新区管理范围内的小型水库,由泰山管委、泰安高新区管委负总责,并接受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第六条 小型水库的安全管理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每座小型水库应当确定一名政府领导成员为安全责任人,负责领导、协调处理水库安全管理事宜。
第七条 新建、改建、扩建小型水库,应按照规定程序办理审批手续、竣工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第八条 小型水库应当完善必要的交通设施,配备必要的工程和水文观测设施、管理用房和通信、电力设施、办公设备及生活设施,保障通水、通电、通路和通信畅通,保证管理工作正常开展。 
第九条 小型水库的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的划定、建设工程以及保护活动,按照《山东省小型水库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条 管护任务较重的小型水库,可以设立水库管护单位,按规定配备人员,具体负责小型水库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不设水库管护单位的,应当明确专人负责小型水库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第十一条 水库管护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水库安全监测和检查,组织做好工程养护、水库调度、水毁工程修复等工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水库管护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做好小型水库防汛物资储备和防汛抢险队伍建设等工作。
第十二条 水库管护单位应当根据水库调度运用计划和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防汛指挥机构的指令进行水库调度。
汛期水库调度必须服从防汛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水库的调度运行。
第十三条 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其管辖区内的小型水库定期组织安全检查与评价,加强水库管理的指导与监督,组织开展水库管理考核,推进水库管理规范化建设。
第十四条 市、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汛前、汛后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小型水库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发现重大安全隐患时,应当立即向同级政府报告。
第十五条 推行小型水库委托专业水管单位进行管理的制度。鼓励将小型水库交由专业水管单位进行集中管理,由专业水管单位负责日常管理、维护和经营。具体办法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等部门制定。
第十六条 经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同意,可以采取租赁、承包、拍卖、股份合作等方式有偿出让小型水库经营权,并按照规定办理有关审批手续。
第十七条 出让小型水库经营权应当由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或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与受让单位、个人签订合同。
合同示范文本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合同示范文本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水库现状情况;
(二)出让经营权期限;
(三)经营权有偿使用费用及缴费办法;
(四)防汛和抗旱灌溉用水规定要求;
(五)工程维修养护规定要求和质量标准;
(六)安全管理要求;
(七)履约保证金的缴纳和使用;
(八)期满后移交工程质量标准要求;
(九)违约责任及其他合同约定。
第十八条 取得小型水库经营权的单位或个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执行水库管理制度,确保水库及相关设施质量安全;
(二)服从水行政主管部门和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水库运行调度,无条件执行防汛调度指令;
(三)做好防汛物资储备和检查工作,按规定进行汛期巡查;
(四)水库用水应优先满足农业灌溉、生态维护等公益需要;
(五)不得污染水体和破坏生态环境;
(六)不得擅自在水库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内建设房屋等建筑物;
(七)如遇水库工程改建、扩建或除险加固等,无条件无偿服从工程建设需要;
(八)及时缴纳经营权有偿使用费用;
(九)其他依法应当遵守的规定。
第十九条 小型水库经营单位或个人放任水库工程损毁、不执行防汛调度指令和抗旱灌溉规定或污染水体、破坏生态环境等,经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而拒不改正的,除按合同约定使用履约保证金外,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等有关规定实施代履行,费用由当事人承担。
第二十条 小型水库的运行管理、防汛安全、维修养护、除险加固等经费,按照隶属关系由县(市、区)政府或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负担,市政府可适当给予补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的小型水库,其运行管理、防汛安全、维修养护、除险加固等费用,主要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承担,政府适当给予补助。
依法收取的水费以及承包费、租赁费等经营权出让收入,应当优先用于小型水库的运行管理。
第二十一条 库容10万立方米以下的塘坝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领导组织下,由村(居)委会负责,安全管理工作由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负总责。
第二十二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小型水库管护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为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