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关于实施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的通知

时间:2024-07-21 19:49:48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390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关于实施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的通知

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关于实施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的通知

2002年12月31日  国统字〔2002〕7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统计局、计委、经贸委、财政厅(局)、外汇管理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工商管理局,人民银行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国务院各有关部门:
  为全面准确地反映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增强国民经济核算在总体框架、基本原则、计算方法上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以及指标的国际可比性,2000年以来,我们对1992年颁布实施的《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做了重大修订,形成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新体系在结构上更加严谨,充分反映了国民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在内容上更加丰富,涵盖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运行的主要环节和主要方面;在方法上更加科学,既考虑到需要,又考虑到可能。新体系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管理和对外交流工作的需要。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由5张基本核算表、一套国民经济账户和2张附属表组成。5张基本核算表包括国内生产总值表、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表和资产负债表;一套国民经济账户包括经济总体账户、国内机构部门账户和国外部门账户;2张附属表即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和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
  十多年来的实践表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其特有的功能在制定国民经济计划、财政税收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和对外经济政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的全面实施,将更全面、更系统地反映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为宏观经济管理和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将于2003年开始逐步实施。这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工作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实施难度大。为此,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并在人力、财力、物力上给予必要的支持。要加强对新体系的宣传和业务培训,加强相关的统计、会计和业务核算基础工作。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及时提供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所需的有关财务、统计和业务资料,以及有关的行政记录,保证全面实施《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任务的顺利完成。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关于进一步完善粮油贷款管理月报制度的紧急通知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关于进一步完善粮油贷款管理月报制度的紧急通知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各计划单列市分行,总行营业部: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粮食购销工作电话会议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分行长会议精神,进一步强化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管理的各项政策措施,总行对现行的粮食贷款管理月报表(以下简称旧表)和粮食贷款管理月报表附表(以下简称旧表附表)进行了修改完善,分别更名为粮油贷款管理月报表(? 韵录虺菩卤?和粮油贷款管理月报表附表(以下简称新表附表)。为做好衔接和填报工作,现将有关问题紧急通知如下:
一、认真做好报表的填报工作
新表及新表附表是在现行报表基础上修改设立的,开户行信贷部门必须依据总行《关于建立粮油贷款封闭运行管理台账的通知》(农发行发字[1998]197号)制定的有关信贷管理台账填制。具体填报内容见附件1粮油贷款管理月报表、附件2粮油贷款管理月报表附表和附件3粮油贷款管理月
报表及附表填表说明。新表及新表附表仍按现行报表方式报送与管理,由信息电脑部门通过电脑网络传输上报。各分行信贷部门与信息电脑部门要密切配合,尽快把电脑传输工作落实到基层行。
二、做好新、旧报表的衔接和结转工作
(一)各分行6月份的旧表和旧表附表在按规定时间上报总行后,马上要与新表及新表附表进行结转,并填制粮油贷款管理月报表结转表和粮油贷款管理月报表附表结转表,在7月20日前必须完成结转工作。具体结转内容见附件4粮油贷款管理月报表结转表、附件5粮油贷款管理月报表附表
结转表和附件6粮油贷款管理月报表及附表结转表填表说明。
(二)各分行在7月21日、22日以粮油贷款管理月报表结转表及粮油贷款管理月报表附表结转表的“结转余额”数(即第1~25项和第28、32项数额)作为新表及新表附表的“本月发生额”数,视同0月份,向总行报送结转表。
(三)各分行在7月23日、24日以粮油贷款管理月报表结转表及粮油贷款管理月报表附表结转表的“结转发生额”数作为新表及新表附表的“本月发生额”数,其中第1~25项和第28、32项“本月发生额”为0,视同1月份,向总行报送6月份新表及新表附表基数表。
三、新表及新表附表每月14日前上报总行
各分行新表及新表附表必须于每月14日前上报总行,从1998年7月份(即8月14日前)正式开始上报,该报表软件由总行信息电脑部另行下发。新表开始报送后,旧表和旧表附表停报。
各分行在执行中遇到的情况和问题,请及时向总行反映。

附一:粮油贷款管理月报表

填报行: 年 月 单位:亿元、亿斤(贸易粮)
------------------------------------------------------
|序 | | 本月发生额 | 累计发生额 | 余 额 |
| | 项 目 |--------|--------|----------|
|号 | |合计|粮食|油脂|合计|粮食|油脂|合计|粮食| 油脂 |
|--|--------------------|--|--|--|--|--|--|--|--|----|
|1 |一、贷款额 | | | | | | | | | |
|--|--------------------|--|--|--|--|--|--|--|--|----|
|2 |二、库存值 | | | | | | | | | |
|--|--------------------|--|--|--|--|--|--|--|--|----|
|3 |(一)直接库存值 | | | | | | | | | |
|--|--------------------|--|--|--|--|--|--|--|--|----|
|4 | 1.商品库存 | | | | | | | | | |
|--|--------------------|--|--|--|--|--|--|--|--|----|
|5 | 2.国家专项储备 | | | | | | | | | |
|--|--------------------|--|--|--|--|--|--|--|--|----|
|6 | 3.地方储备 | | | | | | | | | |
|--|--------------------|--|--|--|--|--|--|--|--|----|
|7 |(二)视同库存值 | | | | | | | | | |
|--|--------------------|--|--|--|--|--|--|--|--|----|
|8 | 1.必要费用及货币资金 | | | | | | | | | |
|--|--------------------|--|--|--|--|--|--|--|--|----|
|9 | 2.合理结算资金占用 | | | | | | | | | |
|--|--------------------|--|--|--|--|--|--|--|--|----|

|10|三、不合理占用贷款 | |* |* | |* |* | |* | * |
|--|--------------------|--|--|--|--|--|--|--|--|----|
| |(一)1998年5月31日前不合理 | | | | | | | | | |
|11| | |* |* | |* |* | |* | * |
| |占用贷款 | | | | | | | | | |
|--|--------------------|--|--|--|--|--|--|--|--|----|
|12| 1.1991粮食年度前财务挂账 | |* |* | |* |* | |* | * |
|--|--------------------|--|--|--|--|--|--|--|--|----|
|13| 其中:政策性财务挂账 | |* |* | |* |* | |* | * |
|--|--------------------|--|--|--|--|--|--|--|--|----|
|14| 2.新增财务挂账 | |* |* | |* |* | |* | * |
------------------------------------------------------

续表
------------------------------------------------------
|序 | | 本月发生额 | 累计发生额 | 余 额 |
| | 项 目 |--------|--------|----------|
|号 | |合计|粮食|油脂|合计|粮食|油脂|合计|粮食| 油脂 |
|--|--------------------|--|--|--|--|--|--|--|--|----|
|15| 其中:中央财政贴息挂账 | |* |* | |* |* | |* | * |
|--|--------------------|--|--|--|--|--|--|--|--|----|
|16| 3.其他不合理占用贷款 | |* |* | |* |* | |* | * |
|--|--------------------|--|--|--|--|--|--|--|--|----|
|17| (1)附营业务占用贷款 | |* |* | |* |* | |* | * |
|--|--------------------|--|--|--|--|--|--|--|--|----|
| | (2)生产性固定资产占用贷 | | | | | | | | | |
|18| | |* |* | |* |* | |* | * |
| |款 | | | | | | | | | |
|--|--------------------|--|--|--|--|--|--|--|--|----|
| | (3)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占用 | | | | | | | | | |
|19| | |* |* | |* |* | |* | * |
| |贷款 | | | | | | | | | |
|--|--------------------|--|--|--|--|--|--|--|--|----|
|20| (4)其他挤占挪用占用贷款 | |* |* | |* |* | |* | * |
|--|--------------------|--|--|--|--|--|--|--|--|----|
| |(二)1998年6月1日后不合理 | | | | | | | | | |
|21| | |* |* | |* |* | |* | * |
| |占用贷款 | | | | | | | | | |
|--|--------------------|--|--|--|--|--|--|--|--|----|

|22| 1.财务挂账 | |* |* | |* |* | |* | * |
|--|--------------------|--|--|--|--|--|--|--|--|----|
|23| 其中:费用贷款 | |* |* | |* |* | |* | * |
|--|--------------------|--|--|--|--|--|--|--|--|----|
|24| 2.其他不合理占用贷款 | |* |* | |* |* | |* | * |
|--|--------------------|--|--|--|--|--|--|--|--|----|
|25|四、库存数量 |* | | |* | | |* | | |
|--|--------------------|--|--|--|--|--|--|--|--|----|
|26|五、发放收购贷款 | | | | | | |* |* | * |
|--|--------------------|--|--|--|--|--|--|--|--|----|
|27|六、收购值 | | | | | | |* |* | * |
|--|--------------------|--|--|--|--|--|--|--|--|----|
|28|七、用于收购的存款和现金 | | | |* |* |* | | | |
|--|--------------------|--|--|--|--|--|--|--|--|----|
|29|八、收购数量 |* | | |* | | |* |* | * |
|--|--------------------|--|--|--|--|--|--|--|--|----|
|30|九、发放调销贷款 | | | | | | |* |* | * |
|--|--------------------|--|--|--|--|--|--|--|--|----|
|31|十、调入(含进口)商品值 | | | | | | |* |* | * |
------------------------------------------------------

续表
------------------------------------------------------
|序 | | 本月发生额 | 累计发生额 | 余 额 |
| | 项 目 |--------|--------|----------|
|号 | |合计|粮食|油脂|合计|粮食|油脂|合计|粮食| 油脂 |
|--|--------------------|--|--|--|--|--|--|--|--|----|
| |十一、调入(含进口)结算资金占 | | | | | | | | | |
|32| | | | |* |* |* | | | |
| |用 | | | | | | | | | |
|--|--------------------|--|--|--|--|--|--|--|--|----|
|33|十二、调入(含进口)数量 |* | | |* | | |* |* | * |
|--|--------------------|--|--|--|--|--|--|--|--|----|
|34|十三、销售数量 |* | | |* | | |* |* | * |
|--|--------------------|--|--|--|--|--|--|--|--|----|
|35| 其中:顺价销售 |* | | |* | | |* |* | * |
|--|--------------------|--|--|--|--|--|--|--|--|----|
|36|十四、销售收入 | | | | | | |* |* | * |
|--|--------------------|--|--|--|--|--|--|--|--|----|
|37| 其中:顺价销售 | | | | | | |* |* | * |
|--|--------------------|--|--|--|--|--|--|--|--|----|
|38|十五、销售收入中应收回贷款 | | | | | | |* |* | * |
|--|--------------------|--|--|--|--|--|--|--|--|----|
|39| 其中:专项补贴应收贷款 | | | | | | |* |* | * |
|--|--------------------|--|--|--|--|--|--|--|--|----|
|40|十六、回笼销售货款 | | | | | | |* |* | * |
|--|--------------------|--|--|--|--|--|--|--|--|----|

| |十七、回笼销售货款中应收回贷 | | | | | | | | | |
|41| | | | | | | |* |* | * |
| |款 | | | | | | | | | |
|--|--------------------|--|--|--|--|--|--|--|--|----|
| |十八、回笼销售货款中应收回利 | | | | | | | | | |
|42| | | | | | | |* |* | * |
| |息 | | | | | | | | | |
|--|--------------------|--|--|--|--|--|--|--|--|----|
|43|十九、回笼销售货款归行 | | | | | | |* |* | * |
|--|--------------------|--|--|--|--|--|--|--|--|----|
|44| 1.收回贷款 | | | | | | |* |* | * |
|--|--------------------|--|--|--|--|--|--|--|--|----|
|45| 2.收回利息 | | | | | | |* |* | * |
|--|--------------------|--|--|--|--|--|--|--|--|----|
|46| 3.收回其他贷款 | | | | | | |* |* | * |
|--|--------------------|--|--|--|--|--|--|--|--|----|
| | 其中(1)收回1998年5月 | | | | | | | | | |
|47| | |* |* | |* |* |* |* | * |
| |31日前不合理占用贷款 | | | | | | | | | |
|--|--------------------|--|--|--|--|--|--|--|--|----|
| | (2)收回1998年6月1 | | | | | | | | | |
|48| | |* |* | |* |* |* |* | * |
| |日后不合理占用贷款 | | | | | | | | | |
------------------------------------------------------

续表
------------------------------------------------------
|序 | | 本月发生额 | 累计发生额 | 余 额 |
| | 项 目 |--------|--------|----------|
|号 | |合计|粮食|油脂|合计|粮食|油脂|合计|粮食| 油脂 |
|--|--------------------|--|--|--|--|--|--|--|--|----|
|49| 4.企业财务资金 | | | | | | |* |* | * |
|--|--------------------|--|--|--|--|--|--|--|--|----|
| |二十、专项补贴应收贷款实际收 | | | | | | | | | |
|50| | | | | | | |* |* | * |
| |回 | | | | | | | | | |
|--|--------------------|--|--|--|--|--|--|--|--|----|

| |二十一、其他来源收回不合理占 | | | | | | | | | |
|51| | |* |* | |* |* |* |* | * |
| |用贷款 | | | | | | | | | |
|--|--------------------|--|--|--|--|--|--|--|--|----|
| | 其中(1)收回1998年5月 | | | | | | | | | |
|52| | |* |* | |* |* |* |* | * |
| |31日前不合理占用贷款 | | | | | | | | | |
|--|--------------------|--|--|--|--|--|--|--|--|----|
| | (2)收回1998年6月1 | | | | | | | | | |
|53| | |* |* | |* |* |* |* | * |
| |日后不合理占用贷款 | | | | | | | | | |
|--|--------------------|--|--|--|--|--|--|--|--|----|
|54|二十二、企业账面亏损数 | |* |* | |* |* |* |* | * |
------------------------------------------------------
注:1.带*号项目不填列;
2.第1~25项、第28和32项:“本月发生额”指本月增减发生额轧差数,“累计发生
额”指年初至本月末增减发生额轧差数;
3.第26~54项(第28、32项除外):“本月发生额”指本月累计发生数,“累计发生
额”指年初至本月末累计发生数。

附二:粮油贷款管理月报表附表

填报行: 年 月 单位:亿元、亿斤(贸易粮)
---------------------------------------
|序号| 项 目 | 合 计 | 小 麦
|--|-------------|----------|----------
| | |本月 |累计 | |本月 |累计 |
| | | | |余额| | |余额
| | |发生额|发生额| |发生额|发生额|
|--|-------------|---|---|--|---|---|--
|1 |一、粮食直接库存值 | | | | | |
|--|-------------|---|---|--|---|---|--
|2 | 1.商品库存 | | | | | |
|--|-------------|---|---|--|---|---|--
|3 | 2.国家专项储备 | | | | | |
|--|-------------|---|---|--|---|---|--
|4 | 3.地方储备 | | | | | |
|--|-------------|---|---|--|---|---|--
|5 |二、粮食库存数量 | | | | | |
|--|-------------|---|---|--|---|---|--
|6 | 1.商品库存 | | | | | |
|--|-------------|---|---|--|---|---|--
|7 | 2.国家专项储备 | | | | | |
|--|-------------|---|---|--|---|---|--
|8 | 3.地方储备 | | | | | |
|--|-------------|---|---|--|---|---|--
|9 |三、发放收购贷款 | | |* | * | * |*
|--|-------------|---|---|--|---|---|--
|10|四、收购粮食数量 | | |* | | |*
|--|-------------|---|---|--|---|---|--
|11|五、收购值 | | |* | | |*
|--|-------------|---|---|--|---|---|--
|12|六、发放调销贷款 | | |* | * | * |*
|--|-------------|---|---|--|---|---|--
|13|七、调入(含进口)粮食数量| | |* | | |*
|--|-------------|---|---|--|---|---|--
|14|八、调入(含进口)商品值 | | |* | | |*
|--|-------------|---|---|--|---|---|--
|15|九、销售粮食数量 | | |* | | |*
|--|-------------|---|---|--|---|---|--
|16|十、销售收入 | | |* | | |*
---------------------------------------

---------------------------------------------
| 大 米 | 玉 米 | 大 豆 | 其 他 |
|----------|----------|----------|----------|
|本月 |累计 | |本月 |累计 | |本月 |累计 | |本月 |累计 | |
| | |余额| | |余额| | |余额| | |余额|
|发生额|发生额| |发生额|发生额| |发生额|发生额| |发生额|发生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1.带*号项目不填列;
2.第1~8项:“本月发生额”指本月增减发生额轧差数,“累计发生额”指年初至本月末增减发生额轧差数;
3.第9~16项:“本月发生额”指本月累计发生数,“累计发生额”指年初至本月末累计发生数。

附三:粮油贷款管理月报表及附表填表说明
粮油贷款管理月报表和粮油贷款管理月报表附表只填列“本月发生额”、“累计发生额”和“余额”,由电脑网络程序自动生成。
粮油贷款管理月报表中第1~25项、第28、32项的“本月发生额”指本月增减发生额轧差数,“累计发生额”指年初至本月末增减发生额轧差数。第26~54项(除28、32项)的“本月发生额”指本月累计发生数,“累计发生额”指年初至本月末累计发生数;粮油贷款管理月报表附表中第1
~8项的“本月发生额”指本月增减发生额轧差数,“累计发生额”指年初至本月末增减发生额轧差数。第9~16项的“本月发生额”指本月累计发生数,“累计发生额”指年初至本月末累计发生数。具体内容说明如下:
一、贷款额。按本月发生的粮食和油脂收购、调销、储备及费用贷款的增减轧差数填列,要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信贷、现金收支分析报表中的“比上月”数(即本月发生的增减余额)相衔接。粮食指小麦、水稻、玉米、大豆和杂粮;油脂主要指油菜籽等,不包括大豆。此项数据来源于台
账:
贷款额=台账一第2栏+台账一第22栏+台账二第2栏+台账六第11栏(以正数登记的金额合计)-台账四第6栏-台账四第10栏-台账六第2栏-台账六第6栏-台账六第10栏的消化额(以负数登记的金额合计)-台账七第2栏-台账七第4栏-台账七第6栏-台账七第8栏-台账七第10栏的消化额(以负数登记
的金额)
二、库存值。按本月发生的占用农发行贷款形成的粮油库存值填列。库存值为直接库存值与视同库存值之和。
(一)直接库存值按本月发生的贷款形成的库存粮油价值(含进项税)填列。直接库存值由商品库存、国家专项储备、地方储备构成。此项数据来源于台账:
直接库存值=台账五期末库存-台账五期初库存
(二)视同库存值填列本月发生的必要费用及货币资金和合理结算资金占用的贷款数。
1.必要费用及货币资金。填列本月发生的:(1)费用贷款中用于支付正常周转库存粮食的合理费用和所占用贷款的利息支出。(2)收购(调销)贷款用于企业收购(调销)时使用的包装物等必需费用(收购必要费用指收购时按总行有关规定实际发放的收购贷款用于包装物及其他必要费用部分? 坏飨匾延弥傅飨卑从泄毓娑ㄊ导史⒎诺牡飨钣糜诒匦璧陌拔铩⒊蛋迩胺延煤驮朔训炔糠郑峦?和企业收购资金存款账户中的存款、用于收购的库存现金及拨付给所属企业用于收购的周转金等。此项数据来源于台账:
必要费用及货币资金=台账一第6栏+台账一第19栏+台账一第22栏+台账二第6栏
2.合理结算资金占用。填列本月企业在粮油调销过程中产生的,在正常结算期内的粮油预付货款、应收货款和应收票据的增加和减少净额。与粮油调销无关的结算资金占用和与贷款无关的预收货款、应付货款、应付票据等均不填列。此项数据来源于台账:
合理结算资金占用=台账二第19栏+台账三第23栏+台账三第24栏
三、不合理占用贷款。填列本月发生的不合理占用贷款的增减轧差数,按本月发生的贷款余额与库存值的差额填列。包括1998年5月31日前(含5月31日,下同)不合理占用贷款和1998年6月1日后(含6月1日,下同)不合理占用贷款两部分。正数为不合理占用贷款挤占增加数,负数为不合理
占用贷款消化收回数。
(一)1998年5月31日前不合理占用贷款。填列本月发生的收回1998年5月31日前不合理占用贷款收回数,本项目不准发生增加额。
1.1991粮食年度前财务挂账。填列本月发生的收回经省政府与中央财政核复后确定的1991粮食年度财务挂账占用的贷款数。此项数据来源于台账六第2栏和第3栏。
2.新增财务挂账。填列本月发生的收回1992年4月1日~1998年5月31日经清理落实消化责任,并经省政府与中央财政核复后的财务挂账占用贷款数。中央财政贴息挂账填列本月发生的消化责任中由中央财政承担利息补贴部分的财务挂账占用贷款收回数。在清理落实消化责任前,暂按信? 芾硖ㄕ酥蟹从车氖钐盍小4讼钍堇丛从谔ㄕ肆?栏和第7栏。
3.其他不合理占用贷款。填列本月发生的经清理落实消化责任,并经省政府与中央财政核复后的1998年5月31日前的其他不合理占用贷款收回数。在清理落实消化责任前,暂按信贷管理台账中反映的数额填列。
(1)附营业务占用贷款。填列本月发生的粮食企业从事收储业务以外的附营业务占用贷款收回(包括划出)数。此项数据来源于台账七第2栏。
(2)生产性固定资产占用贷款。填列本月发生的粮食企业购建生产性固定资产,剔除财产损失和累计提取折旧后净占用的贷款收回数。此项数据来源于台账七第4栏。
(3)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占用贷款。填列本月发生的消化粮食企业按财务制度规定可列作坏账损失但尚未作为坏账损失计入盈亏的应收账款占用的贷款收回数。此项数据来源于台账七第6栏。
(4)其他挤占挪用占用贷款。填列本月发生的包括经过清理企业能够收回的拖欠货款及粮食企业购建非生产性设施、借款、投资、经营股票等其他占用的贷款收回数。此项数据来源于台账七第8栏。
(二)1998年6月1日后不合理占用贷款。填列本月发生的(从1998年6月份开始)净增加或收回粮食企业不合理占用贷款数。数据来源于台账:
1998年6月1日以后不合理占用贷款=台账六第10栏+台账七第10栏。
1.财务挂账。填列本月发生的粮食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因亏损等挤占贷款净收回或净增加数。其中费用贷款填列本月发生的粮食企业1998年5月31日前新增财务挂账和其他不合理占用贷款的利息支出净收回或净增加的贷款数。此项数据来源于台账六第10栏。
2.其他不合理占用贷款。填列本月发生的财务挂账以外的不合理占用贷款净增加或净收回数。此项数据来源于台账七第10栏。
四、库存数量。填列本月发生的农发行贷款形成的粮油库存数量。此项数据来源于台账五:
库存数量=台账五期末库存-台账五期初库存
上述各项的勾稽关系为:
(一)1=2+10
(二)2=3+7
(三)3=4+5+6
(四)7=8+9
(五)10=11+21
(六)11=12+14+16
(七)16=17+18+19+20
(八)21=22+24
五、发放收购(储备)贷款。填列本月发生的对企业从农民手中收购粮油发放的贷款数。如国家增加粮油专项储备,从农民手中直接收储的,也列入此项。此项数据来源于台账一第2栏。
六、收购值。填列本月发放的收购(储备)贷款收购粮油形成的价值,包括收购价款加必要的收购费用。收购价款等于收购数量乘以结算单价,入库后形成直接库存值。必要的收购费用计入视同库存值。此项数据来源于台账一第4栏。
七、用于收购的存款和现金。填列本月发生的对企业发放的收购(储备)贷款形成的在收购资金存款户中的存款及用于收购的企业库存现金等的余额。此项数据来源于台账一第19栏。
八、收购数量。填列本月发放的收购(储备)贷款支持企业收购的粮油数量。此项数据来源于台账一第3栏。
九、发放调销贷款。填列本月发生的对企业调入粮油(含进口)发放的贷款数,包括国家专项储备粮油的调拨。此项数据来源于台账二第2栏。
十、调入(含进口)商品值。填列本月发放的调销贷款形成的企业调入(含进口)的粮油商品值(含进项税),包括调销价款和必要费用。调销价款等于调销数量乘以结算单价,入库后形成直接库存值。必要费用计入视同库存值。此项数据来源于台账二第4栏。
十一、调入(含进口)结算资金占用。填列本月发生的对企业发放的调销贷款形成的结算资金占用。此项数据来源于台账二第19栏。
十二、调入(含进口)数量。填列本月发放的调销贷款形成的企业调入(含进口)的粮油数量。此项数据来源于台账二第3栏。
十三、销售数量。填列本月实际发生的企业销售(包括调出)的粮油数量。其中:顺价销售填列企业按《关于明确顺价销售作价原则及有关规定的通知》(农发行贷一字[1998]1号)规定的销售价格销售粮油的数量。此项数据来源于台账三第2栏和第3栏。
十四、销售收入。填列本月实际发生的企业销售粮油收入(含销项税)。其中:顺价销售填列企业按《关于明确顺价销售作价原则及有关规定的通知》(农发行贷一字[1998]1号)规定的价格销售粮油的收入。此项数据来源于台账三第8栏和第9栏。
十五、销售收入中应收回贷款。填列本月发生的企业销售粮油在收购(调入或进口)时实际占用的贷款数,按《关于做好收贷收息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农发行字[1998]156号)文件规定计算。其中:专项补贴应收贷款填列本月发生的有专项弥补来源的调销国家专储、地方储备和出口及? 垂娑ù沓禄?油)形成的价差亏损占用的贷款数。此项数据来源于台账三第4栏和第7栏。
十六、回笼销售货款。填列本月发生的企业收回销货款数额,包括销售收入中回笼的销货款和本期销售收入外企业应收货款中回笼的销货款数额(下同)。如果本月回笼销售货款数大于本月销售收入数的,要有文字说明。此项数据来源于台账四第2栏。
十七、回笼销售货款中应收回贷款。填列本月发生的企业回笼销货款在收购(调入或进口)时占用的贷款数额,按《关于做好收贷收息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农发行字[1998]156号)文件规定计算。此项数据来源于台账四第3栏。
十八、回笼销售货款中应收回利息。按《关于做好收贷收息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农发行字[1998]156号)文件规定填列本月发生的企业回笼销货款占用的贷款应收回的利息数额。此项数据来源于台账四第4栏。
十九、回笼销售货款归行。填列本月发生的企业回笼销售货款存入农发行基本存款账户的数额。如果本月回笼销售货款归行数大于本月回笼销售货款数的,要有文字说明。数据来源于台账四第5栏。
(一)收回贷款。填列从本月归行销货款中收回的回笼销售货款中所占用的贷款本金。此项数据来源于台账四第6栏。
(二)收回利息。填列从本月归行销货款中收回的回笼销售货款中应收利息及欠息数。此项数据来源于台账四第7栏。
(三)收回其他贷款。填列从本月归行销货款中收回的企业费用贷款及不合理占用贷款额等。其中“收回1998年5月31日前不合理占用贷款”和“收回1998年6月1日后不合理占用贷款”分别按实际收回数填列。此项数据来源于台账四第8栏。
(四)企业财务资金。填列从本月归行销货款中转入企业财务资金存款户用于企业合理费用开支的部分。此项数据来源于台账四第9栏。
二十、专项补贴应收贷款实际收回。填列本月实际收回的专项补贴应收贷款数额。此项数据来源于台账四第10栏。
二十一、其他来源收回不合理占用贷款。填列本月发生的从企业“销售收入”和“专项补贴”(指本说明中第十五项内容)外的资金来源中收回的不合理占用贷款数。其中“收回1998年5月31日前不合理占用贷款”和“收回1998年6月1日后不合理占用贷款”分别按实际收回数填列。此项? 堇丛从谔ㄕ耍? 其他来源收回不合理占用贷款额=台账一第22栏(以负数登记的金额合计数)+台账六第2栏+台账六第6栏+台账六第10栏的消化额(以负数登记的金额合计 )+台账七第2栏+台账七第4栏+台账七第6栏+台账七第8栏+台账七第10栏的消化额(以负数登记的金额)-台账四第8栏
二十二、企业账面亏损数。填列本月企业账面发生的亏损数额。
从第五项至第二十一项的勾稽关系为:
(一)26=27+28(在不发生流失和挤占挪用情况下)
(二)30=31+32
(三)43=44+45+46+47
(四)企业在不发生新的其他不合理占用贷款情况下:
22=(26+30-27-28-31-32)+(41-44)+23
另,粮油贷款管理月报表附表只填报粮食的各项数据,具体填表内容说明如下。
一、粮食直接库存值。按本月发放贷款形成库存粮食价值(含进项税)分粮食品种填列。包括商品库存、国家专项储备、地方储备。此项数据来源于台账:
1~4项的“本月发生额”与台账五“本期累计增加库存”和“本期累计减少库存”的金额之差(分粮食品种,不含14栏油脂)相对应。
二、粮食库存数量。填列本月发放贷款形成的粮食库存数量。此项数据来源于台账:
5~8项的“本月发生额”与台账五“本期累计增加库存”和“本期累计减少库存”的数量之差(分粮食品种,不含13栏油脂)相对应。
三、发放收购贷款。填列本月发生的对企业从农民手中收购粮食发放的贷款余额(包括从农民手中直接收储的)。此项数据来源于台账一第2栏月末粮食贷款合计。
四、收购粮食数量。填列本月发生的收购(储备)款支持企业收购的粮食数量。此项数据来源于台账一第3栏月末粮食收购数量合计及第7、9、11、13、15栏(分粮食品种),月末将台账的收购原粮合计数折算成贸易粮填列此附表。
五、收购值。填列本月发放的收购(储备)贷款收购粮食形成的价值(含进项税),包括收购价款加合理费用。此项数据来源于台账一第4栏月末收购粮食价值合计及第8、10、12、14、16栏(分粮食品种)。
六、发放调销贷款。填列本月发生的对企业调入粮食(含进口)发放的贷款余额。此项数据来源于台账二第2栏月末粮食贷款合计。
七、调入(含进口)粮食数量。填列本月发放的调销贷款形成的企业调入(含进口)的粮食数量。此项数据来源于台账二第3栏月末粮食数量合计及第7、9、11、13、15栏(分粮食品种)。
八、调入(含进口)商品值。填列本月发放的调销贷款形成的企业调入(含进口)粮食商品值(含进项税),包括调入价款和调入费用。此项数据来源于台账二第4栏月末粮食商品值合计及第8、10、12、14、16栏(分粮食品种)。
九、销售粮食数量。填列本月实际发生的企业销售(含出口)的粮食数量。此项数据来源于台账三第2栏月末粮食数量合计及第10、12、14、16、18栏。
十、销售收入。填列本月实际发生的企业销售粮食收入(含销项税)。此项数据来源于台账三第8栏月末粮食销售收入合计。
各项目间的勾稽关系为:
(一)1=2+3+4
(二)5=6+7+8

附四:粮油贷款管理月报表结转表

填报行: 单位:亿元、亿斤(贸易粮)
-------------------------------------------
|序 | | 结转发生额 | 结转余额 |
| | 项 目 |--------|--------|
|号 | |合计|粮食|油脂|合计|粮食|油脂|
|--|--------------------|--|--|--|--|--|--|
|1 |一、贷款额 |* |* |* | | | |
|--|--------------------|--|--|--|--|--|--|
|2 |二、库存值 |* |* |* | | | |
|--|--------------------|--|--|--|--|--|--|
|3 |(一)直接库存值 |* |* |* | | | |
|--|--------------------|--|--|--|--|--|--|
|4 | 1.商品库存 |* |* |* | | | |
|--|--------------------|--|--|--|--|--|--|
|5 | 2.国家专项储备 |* |* |* | | | |
|--|--------------------|--|--|--|--|--|--|
|6 | 3.地方储备 |* |* |* | | | |
|--|--------------------|--|--|--|--|--|--|
|7 |(二)视同库存值 |* |* |* | | | |
|--|--------------------|--|--|--|--|--|--|
|8 | 1.必要费用及货币资金 |* |* |* | | | |
|--|--------------------|--|--|--|--|--|--|
|9 | 2.合理结算资金占用 |* |* |* | | | |
|--|--------------------|--|--|--|--|--|--|
|10|三、不合理占用贷款 |* |* |* | |* |* |
|--|--------------------|--|--|--|--|--|--|
| |(一)1998年5月31日前不合理 | | | | | | |
|11| |* |* |* | |* |* |
| |占用贷款 | | | | | | |
|--|--------------------|--|--|--|--|--|--|
|12| 1.1991粮食年度前财务挂账 |* |* |* | |* |* |
|--|--------------------|--|--|--|--|--|--|
|13| 其中:政策性财务挂账 |* |* |* | |* |* |
|--|--------------------|--|--|--|--|--|--|
|14| 2.新增财务挂账 |* |* |* | |* |* |
-------------------------------------------

续表
-------------------------------------------
|序 | | 结转发生额 | 结转余额 |
| | 项 目 |--------|--------|
|号 | |合计|粮食|油脂|合计|粮食|油脂|
|--|--------------------|--|--|--|--|--|--|
|15| 其中:中央财政贴息挂账 |* |* |* | |* |* |
|--|--------------------|--|--|--|--|--|--|
|16| 3.其他不合理占用贷款 |* |* |* | |* |* |
|--|--------------------|--|--|--|--|--|--|
|17| (1)附营业务占用贷款 |* |* |* | |* |* |
|--|--------------------|--|--|--|--|--|--|
|18| (2)生产性固定资产占用贷款 |* |* |* | |* |* |
|--|--------------------|--|--|--|--|--|--|
| | (3)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占用 | | | | | | |
|19| |* |* |* | |* |* |
| |贷款 | | | | | | |
|--|--------------------|--|--|--|--|--|--|
|20| (4)其他挤占挪用占用贷款 |* |* |* | |* |* |
|--|--------------------|--|--|--|--|--|--|
| |(二)1998年6月1日后不合理 | | | | | | |
|21| |* |* |* | |* |* |
| |占用贷款 | | | | | | |
|--|--------------------|--|--|--|--|--|--|
|22| 1.财务挂账 |* |* |* | |* |* |
|--|--------------------|--|--|--|--|--|--|
|23| 其中:费用贷款 |* |* |* | |* |* |
|--|--------------------|--|--|--|--|--|--|
|24| 2.其他不合理占用贷款 |* |* |* | |* |* |
|--|--------------------|--|--|--|--|--|--|
|25|四、库存数量 |* |* |* |* | | |
|--|--------------------|--|--|--|--|--|--|
|26|五、发放收购贷款 | | | |* |* |* |
|--|--------------------|--|--|--|--|--|--|
|27|六、收购值 | | | |* |* |* |
|--|--------------------|--|--|--|--|--|--|
|28|七、用于收购的存款和现金 |* |* |* | | | |
|--|--------------------|--|--|--|--|--|--|
|29|八、收购数量 |* | | |* |* |* |
|--|--------------------|--|--|--|--|--|--|
|30|九、发放调销贷款 | | | |* |* |* |
|--|--------------------|--|--|--|--|--|--|
|31|十、调入(含进口)商品值 | | | |* |* |* |
-------------------------------------------

续表
-------------------------------------------
|序 | | 结转发生额 | 结转余额 |
| | 项 目 |--------|--------|
|号 | |合计|粮食|油脂|合计|粮食|油脂|
|--|--------------------|--|--|--|--|--|--|
| |十一、调入(含进口)结算资金占 | | | | | | |
|32| |* |* |* | | | |
| |用 | | | | | | |
|--|--------------------|--|--|--|--|--|--|
|33|十二、调入(含进口)数量 |* | | |* |* |* |
|--|--------------------|--|--|--|--|--|--|
|34|十三、销售数量 |* | | |* |* |* |
|--|--------------------|--|--|--|--|--|--|
|35| 其中:顺价销售 |* | | |* |* |* |
|--|--------------------|--|--|--|--|--|--|
|36|十四、销售收入 | | | |* |* |* |
|--|--------------------|--|--|--|--|--|--|
|37| 其中:顺价销售 | | | |* |* |* |
|--|--------------------|--|--|--|--|--|--|
|38|十五、销售收入中应收回贷款 | | | |* |* |* |
|--|--------------------|--|--|--|--|--|--|
|39| 其中:专项补贴应收贷款 | | | |* |* |* |
|--|--------------------|--|--|--|--|--|--|
|40|十六、回笼销售货款

关于印发《中央国家机关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办法》的通知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


关于印发《中央国家机关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办法》的通知

国管财字[1999]105号



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中央国家机关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各部门要结合会计证管理,明确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切实做好本部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符合本办法规定,拟承担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单位,请填写《中央国家机关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单位审批表》,于6月15日前报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财务司。

附:中央国家机关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办法



                    一九九九年五月十二日





中央国家机关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了建立和完善中央国家机关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规范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促进会计工作水平的提高,根据财政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财会字[1998]4号),结合中央国家机关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任务是提高会计人员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职业道德水平,使其知识和技能不断得到更新、补充和拓展。
  第三条 中央国家机关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对象为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各人民团体及其在京直属单位(以下简称各部门)从事会计工作并已经取得会计证的会计人员。
  第四条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以下简称国管局)是中央国家机关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第三条所列范围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组织管埋工作。负责制定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监督、检查各部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负责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单位的审批、检查、考核与评估;组织编写中央国家机关初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教材。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管理工作,组织本部门会计人员按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和自学,并将每年的工作情况于年末以书面形式报国管局。
  第五条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分为高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中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和初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一) 高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对象包括已取得或受聘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及具备相当水平的会计人员;
(二) 中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对象包括已取得或受聘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及具备相当水平的会计人员;
(三) 初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对象包括已取得或受聘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和已取得会计证但未取得或受聘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的会计人员。
  第六条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坚持联系实际、讲求实效、学以致用的原则,主要内容包括;
(一) 会计理论与实务;
(二) 财务、会计法规制度;
(三)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四)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五) 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
(六) 其他相关知识和法规制度。
  第七条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包括接受培训和自学两种形式。
(一) 培训形式包括:
1、 取得中央国家机关继续教育培训资格的单位按有关规定和要求举办的财会专业和相关知识培训;
2、 在普通院校或成人院校接受国家承认的会计专业学历教育;
3、 国管局认可的其他培训形式。
(二) 自学形式包括:
1、 各部门组织的业务学习、岗位培训;
2、 进行会计专业课题研究并取得研究成果;
3、 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4、 参加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
5、 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财会专业论文和文章;
6、 向本部门会计学会提交财会专业论文;
7、 参加全国高等教育财经专业自学考试;
8、 国管局认可的其他形式。
  第八条 高、中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时间每年累计不少于68小时,其中接受培训时间每年累计不少于30小时;初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时间每年累计不少于72小时,其中接受培训时间每年累计不少于35小时。
培训时间的计算以实际教学时间为准,当年接受多次培训的,可累计计算,但不能跨年度计算。
  第九条 财政部当年指定会计人员必须完成的培训内容,不论会计人员当年的继续教育时间是否已经达到要求,均需接受培训。
  第十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会计人员,其继续教育时间可以顺延至下一年度一并完成:
(一) 年度内在境外工作超过6个月的;
(二) 生育;
(三) 年度内病假超过6个月的;
(四) 年度内因出差、学习、挂职锻炼等而离开单位所在地超过6个月的;
(五) 其他情况。
有上述情况的会计人员由个人提出书面申请,单位出具证明,经国管局审核后确认。
  第十一条 为保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健康有序进行,对承担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单位,实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许可证》制度。
(一) 凡承担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单位均须提出书面申请,报国管局审批。经考核确定相应的培训等级,统一核发《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许可证》,有效期一年。持有《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许可证》的单位,在有效期内承担相应的培训任务,履行相应的责任,并接受国管局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二) 培训单位于每年度终了后30天内,将上年度培训情况等年检材料上报国管局。
  第十二条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备固定的教学场所和较为完善的教学设施;
(二)拥有与承担培训工作相适应的较为稳定的师资队伍和设有专职从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教学管理的工作人员;
(三) 能够完成所承担的培训任务,保证培训质量,注重社会效益,不以盈利为目的。
  第十三条 承担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任务的教学人员,应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教学水平,并熟悉现阶段会计工作的发展状况,分别具备以下条件:
(一)承担高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任务的教学人员,应具备会计专业教授职称或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以及相应水平的政府公务员;
(二)承担中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学人员,应具备会计专业副教授以上(含副教授)职称或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以及相应水平的政府公务员;
(三)承担初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任务的教学人员,应具备讲师以上(含讲师)职称或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及相应水平的政府公务员。
  第十四条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实行登记制度,纳入中央国家机关会计证管理系统管理,与会计证年检相结合。会计人员接受培训情况,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时间等,由培训单位填写《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证明》,经国管局审核确认后,加盖继续教育印章,记入会计证管理档案。
  第十五条 国管局定期对承担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单位的培训工作进行检查、考核和评估。对不遵守有关制度规定,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教学质量低下,教学管理混乱的培训单位,取消其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资格,收回《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许可证》,以后不再予以审批。
  第十六条 按规定应参加而未参加继续教育的会计人员,除第十条列示的情况外,按以下规定处理:
(一) 年度内未接受继续教育或未按有关规定完成继续教育时间的会计人员,如无正当理由.予以警告。
(二)连续两年未接受继续教育或未按有关规定完成继续教育时间的会计人员,不予办理会计证年检,不得参加先进会计工作者评选,不予颁发会计人员荣誉证书;会计人员所在单位负有责任的,其单位不得申请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资格证书,不得参加会计工作先进集体的评选。
(三) 连续三年未接受继续教育或未按有关规定完成继续教育时间的会计人员,按照财政部规定取消其会计证,并向有关部门建议取消其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同时取消会计人员所在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化证书。
(四) 被取消会计证、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证书的会计人员和单位,两年内(含两年)不得重新参加会计证考试、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考试或评审、申请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资格。
   第十七条 各部门和单位应鼓励和支持会计人员按规定接受继续教育培训,保证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和其他必要条件,并根据确定的继续教育内容,开展业务学习和岗位培训。
   第十八条 会计人员应遵守继续教育的有关规定,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活动,按规定完成年度学习任务。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1999年1月1日起实行。